隨著對高產的盲目追求和氮肥投入量的不斷加大,加上農業災害性氣候 (熱帶風暴、臺風、暴雨)頻繁侵襲,水稻倒伏面積也逐年上升。
2017年,部分區域水稻倒伏面積占總面積的42%以上,導致了水稻單產下降,品質降低,成本增加,效益驟減,甚至絕收。水稻品種抗倒伏性的宣傳和選擇,自然又成了各大種業公司和各大種植戶所談論的熱點話題。
眾所周知,水稻倒伏可分為根倒和莖倒兩種類型,無論是發生哪種倒伏,除水稻品種本身的抗倒伏特性之外,與栽培技術管理是密不可分的。
2018年種植大戶們品種已確定,種植已形成,要提高今年水稻的抗倒伏能力,能做的就只有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性的栽培技術措施:
1、合理密植
特別是直播田,播種淺,發根短,橫向縱向伸展的根系雖然比移栽的根多,但根系多分布在淺層。加上播量增加,密度過大,分蘗又多,生長又快,前期生長過旺,后期早衰過快。雖然株高比移栽的要矮,但主莖第一節間明顯增長,單位面積上的株數過多,相互密蔽,光照不足,莖稈明顯纖細。稈軟難支撐,穗小且易倒伏。
在栽培技術上,要合理密植,協調好個體與群體關系,把握好播種量和田間分蘗苗數,降低基本苗,改善大田基部光照。
正常情況下直播田,大田畝播種量:中秈雜交稻1.25-2Kg;1平方米成苗數:大穗型品種在55-65苗,多穗型品種成苗數在55-60苗。機栽和手栽田畝1.2-1.4萬穴,畝基本莖蘗苗6.5萬苗左右。(品種之間存在一定差異)
2、平衡施肥
過量、過遲施用氮肥,使植株生長過旺,封行過早,群體過大,無效分蘗過多,通風透光受阻,葉片嫩綠,莖稈較纖細。施氮過遲,拔節長穗期葉面積過大,披垂、松散,植株細胞壁間隙大,韌性弱,后期貪青晚熟,抗逆性減弱而出現倒伏。
在肥料運籌上,要平衡施肥 ,增加磷鉀的比例,適量施用硅肥,提高表皮細胞硅質化程度。并控制氮肥用量,把握氮肥施用時間。采取“前促、中控、后補”的施肥方法。
即:施足基肥,早施蘗肥,巧施穗肥。N:P:K比例為 1: 0.5:1.1 ?;剩涸诎姨飼r全層施下,畝施48%復合肥30-40Kg,硅肥5-10kg。分蘗肥:直播田,在3.5葉齡期時;移栽田,在栽后5-7天時,畝追施尿素10kg。穗肥掌握在烤田復水時施氯化鉀10kg。如大穗型品種,后期肥力不足,葉片明顯落黃,可掌握在倒1.5葉齡期畝施復合肥5kg做?;ǚ省?nbsp;
3、科學水管
長期淹水造成土壤通氣性差,莖稈基部節間徒長,下部葉片枯死,根系發育不良及早衰,田間泥土松軟,濕度大,誘發病蟲為害,導致根基不牢,而出現倒伏。
在水管上,要適時適度烤田,控制高峰苗,減少無效分蘗的消光作用。
第一 ,移栽田,當測算畝莖蘗苗數已達到14萬苗(平均每穴苗數達12-14苗左右,目標穗數的70-90%。)時,要及時排水曬田。直播田莖蘗數放寬,畝達到15-16萬苗時,也即排水曬田了。
一般直播田前期水管:(1)在3葉期前,保持廂面濕潤。促根下扎(2)3-6葉時淺水勤灌促分蘗;(3)7-8葉時輕度曬田;(4)9-10葉時,重度曬田,控制無效分蘗。
第二,對于遲發田塊,要做到:時到不等苗。當到了水稻分蘗臨界期還沒有夠苗時,也要排水擱田,后面分蘗再多,也是徒勞的,不能成穗,反而影響產量,造成倒伏。具體曬田時間:中秈稻移栽(機栽)田塊,在栽后20-25天左右,不論是否足苗,都要排水擱田一次。直播田可在播種后50天左右開始排水曬田,以達到控蘗促根之目的,增強植株抗倒性。
烤田要有度:操作時應遵循以下原則,即苗足苗旺、泥腳深的田要重曬,使田間土壤沉實硬板,一般田面出現雞毛裂,以人下田不陷腳為宜;對保水不良的沙性田塊,要適度擱田,不宜重曬,最好實行排灌間歇,多次擱田。使水稻外部形態發生三個變化:葉片由披垂松散向挺直緊湊轉化;莖桿由扁蒲向扁圓型轉化;葉色由深綠向淡黃老健轉化。有利于促根養根,壯桿活葉,抗倒抗衰。
4、精準病蟲草害防治
紋枯病或稻飛虱嚴重為害,惡性雜草防治不力,頭重腳輕而形成水稻倒伏。
在大田防治上,抓好中秈稻二次總體防治:第一次7月中下旬,針對稻飛虱、二(三)化螟、稻縱、紋枯病等進行綜合用藥;第二次破口前7-10天左右(8月中下旬), 針對稻飛虱、稻縱、稻螟、稻曲病、稻瘟病、紋枯病等主要病蟲害開展綜合防治。
5、應用化學調控措施
(1)分蘗追肥時畝摻用15%多效唑30-40克,可有效矮化植株,莖稈扁蒲粗壯,根系發達,節間縮短,抗倒增強。也可在水稻拔節前15-10天,用15%多效唑200ppm60克/畝,均勻噴灑霧。
(2)用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,通過葉面氣孔吸收進入作物體內,以彌補磷鉀養分不足,增強光合作用,防止作物早衰,能協調植物體內的營養狀態,使碳素增加,基稈堅硬,增加抗病、抗倒能力,而且耐旱抗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