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華秋實、夏種冬藏,四季有序更迭,作物依季生長。
但是2018年的早稻卻和往年好像不一樣,部分稻區反應,今年有的水稻移栽后,不到抽穗的時候,就提早抽穗的現象。
發生早穗的田塊,植株變矮,高矮不齊,主莖提早拔節和劍葉提早伸長,水稻的主莖先抽穗。這是為什么呢?
筆者深入早穗田塊,通過實地調查和歷史氣候查詢,給大家分析道來:
1、溫度影響。早稻,根據水稻播種期、生長期和成熟期的不同,把生長期為90~120天的南方秈稻叫早稻。早稻具有典型的感溫特性,溫度高可使水稻生育期縮短,提前抽穗。
以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為例,2018年5月的平均氣溫是26.5度,是歷年同期最高氣溫,比2011年同期溫度高4度。插秧后的持續高溫滿足了品種所需的有效積溫,幼穗分化提前,所以本縣水稻早穗現象比歷年都嚴重。
2、肥力因素。2017年倒伏嚴重,農戶怕肥高倒伏,今年施肥相對較少。氮肥水平差的田塊早穗較多,同時植株較矮,分蘗偏少,葉色黃化。
3、干旱缺水造成個別田塊早穗現象更嚴重。
4、秧田期管理不當。秧田播種量過大秧苗素質差、秧齡期過長帶胎移栽、秧苗期秧棚內溫度過高、激素類藥劑刺激等都能導致水稻提前轉向生殖生長,形成早穗。
水稻早穗是早稻生產中普遍存在的問題,已經發生早穗的田塊如何補救?建議如下:
1、發現有早穗的田塊,分蘗穗孕穗時要保持3-5厘米的水層,不能缺水更不應該曬田。
2、及時施用孕穗肥。分蘗穗孕穗初期,根據水稻苗架長勢情況和葉色濃淡,畝補施尿素5-10斤,同時施用氯化鉀或硫酸鉀10-15斤/畝。
3、早稻中后期不宜施用過多氮肥,可在齊穗后噴施一到兩次0.2%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,提高葉片光合作用,提高結實率,增加粒重,增加產量,減少損失!